為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,為維護學院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,特制定我院師生開學防護手冊(第一版),請大家共同學習執行。
+++++++++++教職員工篇++++++++++++++++++
1.安全上班下班。正確佩戴口罩,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建議步行、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。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,務必全程佩戴口罩。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?;氐郊抑姓艨谡趾笫紫认词窒?。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%酒精擦拭。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,避免多人聚會。
2.加強健康檢測。自覺進行體溫檢測,體溫正??扇霕枪ぷ?,并到衛生間洗手。若體溫達到或超過37.3℃,并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、流涕、乏力、發熱等,請勿進入學院工作,回家觀察休息,如持續發熱不退或癥狀加重時應及早就醫。
3.配合入校檢查。所有未在車輛管理系統備案的車輛不得進入校園;若有特殊要求,須提前經部門簽字同意并報保衛處審批后方可入校。所有出入人員需攜帶身份證、校園卡(或手機易校園app),配合門衛測量體溫。學院食堂、商業網點、快遞等人員及送貨車輛信息需提前報保衛處審批備案后方可入校。未經報備審批車輛、人員一律不得入校。
4.自覺佩戴口罩。口罩應正確佩戴,定期更換、不可戴反,更不能兩面輪流戴。在辦公樓內和外出時應自覺佩戴口罩,并注意節約使用。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須單獨放在塑料袋等密封袋里,然后將密封袋投放到各樓層衛生間旁專用收集桶內。
5.保持手部衛生。勤洗手,上班、外出公務、傳閱紙質文件、與人握手、咳嗽或打噴嚏、接觸臟物、觸摸電器開關等公共設施設備后必須洗手,特別是進食前、如廁后應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。不能使用肥皂、沒有流水洗手的情況下,可以使用75%濃度醫用酒精消毒產品,如免洗洗手液、消毒紙巾、酒精棉球等消毒產品清潔雙手。接待外來人員,雙方應佩戴口罩。
6.注重公共衛生。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,建議每日通風3次,每次20-30分鐘,通風時注意保暖。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,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。見面時,提倡點頭示意、互致問候,避免握手,保持適當空間距離。打噴嚏或咳嗽時,應注意用紙巾或曲肘遮住口鼻,避免用手觸摸眼睛、鼻子或嘴巴,及時洗手。
7.簡化公務活動。盡量采取電話溝通、網上辦公(涉密材料禁止上傳網絡)等方式聯系公務。盡量少出差、少接待,取消不必要的調研。
8.減少集中開會。確需開會的,要控制會議規模和時長,鼓勵召開視頻會議。參會人員必須佩戴口罩,保持開窗通風。會議室使用前后需消毒,會議結束后要對家具、茶具等用品進行消毒。
9.避免密集就餐。采用點餐式購餐、分散用餐,避免人員密集。餐廳每日消毒1次,餐桌椅使用后進行消毒。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。操作間保持清潔干燥,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,避免肉類生食。建議營養配餐,清淡適口。原則上不在食堂集中用餐,不帶非本單位人員進入單位和食堂就餐。確需在食堂就餐的,應分散就座、避免交談、餐畢即離,相互間保持1米以上間隔距離。
10.正確乘坐電梯。乘坐電梯時,應隔著紙巾按電梯按鍵,不倚靠觸摸電梯轎廂,避免扎堆乘坐電梯,提倡少坐電梯、多走樓梯。
11.做好通風消毒。辦公室應勤開窗、常通風,保持室內外環境清潔。注意對手部經常接觸到的手機、電話座機、鑰匙、鼠標鍵盤、桌椅等進行清潔消毒。
12.倡導健康生活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適當進行室內工間操活動,合理鍛煉,作息規律,合理飲食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13.及時報告情況。每天下午4點前按要求主動將個人信息報系部、處室負責人。如出現發熱、咳嗽等疫情征兆,應立即報告和就診,避免帶病上班。
14.合理安排休假。對懷孕、家庭有特殊情況等人員,所在處室(單位)要多加關心、關愛,合理安排工作。在不影響工作正常開展的情況下,鼓勵除處室(單位)主要負責人之外的工作人員近期合理安排正常休假。如果工作確有需要,應中斷休假上班。
15.做好后勤安保。服務人員、安保人員、清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口罩,并與人保持安全距離。食堂、商業網點采購人員或供貨人員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,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,摘手套后及時洗手消毒。保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一次性橡膠手套,工作結束后洗手消毒。安保人員須佩戴口罩工作,并認真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狀況,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。
16.遵守防疫紀律。通過官方渠道了解和掌握疫情動態、防治措施和科普知識,主動勸導督促身邊親友加強自我防護,積極傳播正能量,堅決不造謠、不傳謠、不信謠。
++++++++++++++++++學生篇++++++++++++++++++
1. 自覺監控隔離。假期結束,如有疫情高發區(如武漢等地區)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同學,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后,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后,學生無可疑癥狀(發熱、咳嗽、咽痛、胸悶、呼吸困難、乏力、惡心嘔吐、腹瀉、結膜炎、肌肉酸痛等),方可正常返校。有可疑癥狀,應報告學院或由監護人報告學院,及時就醫,待疾病痊愈后返校。
2. 做好返程防護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,全程佩戴口罩。保留旅行票據信息,留意身邊可疑癥狀人員,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,保持手部衛生,打噴嚏或咳嗽時,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,及時做好手部清潔。若出現可疑癥狀,視病情及時就醫。
3. 配合入校檢查。入校學生需攜帶身份證、校園卡(或手機易校園app),配合學院安保人員測量體溫。如出現體溫達到或超過37.3℃,并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、流涕、乏力、發熱等,請勿進入學院,第一時間做好個人防護,報告輔導員,配合學院處理。
4. 禁止接送車輛、人員入校。所有學生接送車輛、校外人員不得進入校園;若有特殊情況,需提前申請經學生所在系輔導員、系書記同意,并報保衛處審批后方可入校。
5. 配合每日體檢。學生返校后,需配合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,主動報告。盡量避免外出,避免接觸其他人員,縮小活動范圍。舍友間應相互關心,如發現自身或他人可疑癥狀,立刻向學生干部、輔導員報告,并配合后續處理。
6. 嚴格考勤報備。各班級應加強到校、上課、自修、晚點等考勤管理,周末及節假日無特殊情況盡量避免外出,不組織、參加校內外集體活動、聚會聚餐。如需外出,需向輔導員報備審批后方可離校。
7. 加強自學自修。強化自我管理,在不組織集中學習期間,合理安排自學、自修,不沉迷游戲,懶散懈怠,科學利用課余時間豐富學習生活。
8.保持公共衛生。做好宿舍、教室衛生,及時清理垃圾,保持干凈、
整潔、通風的學習生活環境。
9.避免密切接觸。盡量避免集體活動、密切接觸,與其他師生發生
近距離接觸時,要正確佩戴口罩,注意保持教室、宿舍、圖書館、活動中心、食堂、教室、辦公室、洗手間通風,及時使用洗手液、手消毒劑等正確洗手。
10.創新溝通方式。積極使用網絡資源,通過遠程、視頻會議、廣
播、微信、QQ等方式交流。各級學生組織應避免各種集會、活動,通過線上途徑開展各項工作,進行健康宣教,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。
11.避免密集就餐。采用點餐式購餐、分散用餐,避免人員密集。
建議營養配餐,清淡適口。原則上不在食堂集中用餐,確需在食堂就餐的,應分散就座、避免交談、餐畢即離,相互間保持1米以上間隔距離。建議自備餐盒打包帶回。
12.做好自我防護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認真做好室內早操、課間休息多喝水,適當活動,減少近距離接觸,避免過度運動。合理鍛煉,作息規律,適時添衣保暖,提高免疫力。做好手部清潔,接觸公共用品、臟物、咳嗽噴嚏、飯前便后及時洗手,使用洗手液、肥皂運用七步洗手法清潔到位。
13.傳播青春正能量。通過官方渠道了解和掌握疫情動態、防治措施和科普知識,主動勸導督促身邊親友加強自我防護,積極傳播正能量,堅決不造謠、不傳謠、不信謠。
讓我們同心聚力,打贏防疫阻擊戰!
(辦公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