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移斗轉,四時更迭。一年之中的春溫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,構成了自然界一切生物“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”的自然規律。人生活在大自然中,就要順應這個規律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智者之養生也,必順四時而適寒暑。”唐代著名醫家王冰也說:“養生者必道奉天時也?!敝挥腥撕痛笞匀缓椭C同步,生命才能有序,オ能達到養生延壽的目的。

春天,氣候溫暖,萬物萌生,這時人體也稟從春陽生發之機,氣血從腑內部趨向體表,毛孔開始逐漸張開。中醫認為,“肝氣旺于春”,春季養生要順應肝之生理特性,在精神調養上宜暢達活潑,生機盎然,不應抑制和掠殺,要力戒暴怒,做到心胸開闊。在春光明媚、萬物復蘇的日子里,郊游踏青,陶治性情,可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自然環境和地融為一體,此可謂“天人合一”了。

夏天,烈日炎炎,雨水充沛,萬物茂盛,此時自然界陽氣旺盛,星現出一派繁榮茂盛的景象。中醫認為,“心氣旺于夏”,因此夏季尤應重視心神的調養。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,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,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,以利于體內陽氣的通泄,保持神清氣和,“心靜自然涼”,以適應夏季炎熱的氣候變化。